唐安媚:百米赛道上的安吉风采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卓树理)

知乎上曾有一个热门话题:100米短跑提高0.1秒有多难?短跑运动员苏炳添的答案被推到了首位,他回答说:那太难了,我从9.99到9.91(提高0.08秒)用了3年时间吧。诚然,在日常生活中0.1秒短到可以忽略不计,但在百米赛道上却意义重大。1979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届运动会上,安吉短跑运动员唐安媚正是以0.1秒的优势刷新了全军纪录,她以飒爽英姿展现了安吉运动员的自信风采。

见到唐安媚是在中国气象局的田径场上,正值阳光灿烂的午后,当时的她戴一顶棒球帽,系一块丝巾。虽已年过六旬,看起来仍然很精致也很精神。

“蹬起来跑,不要起跑就往上走,那样向前的速度就没有了……”唐安媚一边做示范一边给学员们分析,无论说话还是动作都显得干脆利落。

事实上,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生产管理局退休后的大部分时间,唐安媚都是在田径场上度过的。跟她学习的学员涵盖小学到高中各个年龄段,看着跑道上这些稚嫩的身影,唐安媚的眼里满是爱意,仿佛回到了自己的学生时代。“我从小从事短跑运动,这是我的专业,我希望把我学到的专业技术一代代传下去。”训练间隙,唐安媚对记者说道。

唐安媚是递铺人,初中就读于二中。记忆中,她是穿着母亲纳的千层底布鞋,以百米16秒多的成绩跑进了校田径队。唐安媚说,自己的第一双球鞋是在她有比赛资格后,母亲花1块5毛钱给买的回力鞋。那时候,每天清晨她都要去校田径场训练。

“那时二中田径场训练条件比较差,旁边是庄稼地和竹林。冬天我们住校集训,天不亮就起床了,几圈跑下来后,天依然灰蒙蒙的。我就这样从初一一直跑到初三,最后进了湖州市体校。”唐安媚回忆。

因为热爱这项运动,唐安媚对自己要求严格。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进入市体校四个月后,唐安媚的百米成绩就从13秒6提高到了12秒3,并获得了浙江省中学生运动会的参赛资格。

“那时候安吉没组队,我受邀参加了60米、100米两个项目,连破纪录,连拿冠军,奖状叠起来很厚一摞。”唐安媚说,那些已泛黄的运动员证现在还被家人当宝贝一样收藏着。

1973年,唐安媚代表省里参加了第一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60米平了全国少年纪录,100米获得了第二名。也是在这届运动会上,唐安媚遇到了生命中的贵人——“短跑飞人”姜玉民。之后,她以文艺体育队员身份被姜玉民招进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队”。

如果说引领唐安媚进入短跑领域的是安吉的山区环境赋予她的运动天赋,那么在“八一队”的十年靠的就是后天的努力。1975年,唐安媚在第三届全运会上获得4×100米接力铜牌;1976年,她几乎包揽了全国锦标赛100米、200米项目冠军;1979年,她又以11秒8的成绩打破了尘封十多年的全军运动会100米纪录,立三等功……

“对体育的一腔爱好让我一路坚持下来,十年间获得了十次全国冠军。”唐安媚说着,脸上满是笑容,“我家人也都从事体育运动工作,我儿子因为从小离‘八一队’很近,下了课就到田径场去训练,最后也达到了国家运动健将水平。”

退休后,唐安媚投身到青少年短跑培训工作中,节假日都被安排得满满当当。训练时,她一改平时和蔼可亲的形象,变得严肃起来。“青少年有一种惰性,所以需要用严格的训练方式去管理他们。但也不能无止境地让他们跑,得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启发他们,点燃他们对短跑运动的兴趣。”唐安媚解释道。

唐安媚说自己两年没回过安吉了,但仍时刻关注着家乡的体育事业、文化旅游和经济发展,微信朋友圈里也时常分享与安吉有关的资讯。唐安媚说,体育运动给她带来了快乐,也带给她成就感和荣誉感,她希望为祖国的体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也希望安吉的体育事业发展得越来越好。

“我们安吉有山区的特色,适合开展山地车、攀岩等项目,今年全运会上安吉在攀岩项目上就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说明这一点抓得很到位。另外,我觉得安吉的短跑也不会差,也应该抓下去。”唐安媚建议道。

来源:安吉日报

发布于:北京

逐梦少年强!“小世界杯”圆满落幕
足球左脚打什么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