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后最值得关注的四条好消息已经以倒序呈现,第一点聚焦史密斯的个人提升:在力量训练的作用下他的对抗性明显增强,场上身材对位中的冲击力提升,命中率也随之提高,11投7中,外线三分5中3,合计得到18分。虽然他在组织传球方面仍显不足,竟然没有助攻却出现了三次失误,这让人意识到他需要继续优化持球处理和接球投篮的时机,以避免被对手断掉反击的节奏,从而在后续比赛里真正实现空间利用的最大化。第二点是戴维森在后场轮换中的稳定表现,尽管本场命中率略有起伏,但他的控球组织能力和对 situational 的判断都在进步,防守端的脚步和对抗也逐步显现出价值。这使火箭在没有明确一号位的情况下,仍能通过他的存在获得必要的节奏与调度。第三点来自申京的显著提升,两场比赛的表现都相当出色,罚球和三分线外的手感明显好转,防守端的覆盖范围和位置感也有显著提升,使他在攻守两端都变得更具统治力。第四点则是杜兰特的稳定输出,第三节单独拿下12分的火力让人印象深刻,全场10中7的命中率换来20分的个人数据,足以证明他依旧是球队最可靠的得分点,也是火箭当前最需要的强力输出。
这场季前赛里,火箭显得相对从容,球队在第二节开始拉开分差,进入下半场后继续保持领先,最终以140-127击败爵士。整场比赛的节奏控制得当,轮换更加顺畅,球队的进攻体系在多名球员之间实现了更为自然的轮转,防守端也保持了相对稳固的态势,能够在对手的反扑中及时稳住场面。
史密斯的进步仍在继续,力量的增强赋予他更强的对抗能力,内线的冲击力也随之提升。这一场他的命中率依旧出色,11投7中,另有三分线5投3中,拿下18分。球场上他有一个明显的特征,一旦进攻端被打开,他的价值就会被彻底放大,成为球队得分的关键驱动力。不过他的传球质量仍需提升,当前没有助攻却有三次失误的情况,容易成为对手反击的源头。未来他需要更好地控制持球时机,减少不必要的处理,强化防守与接球投篮的结合,以保持空间并提高球队的整体效率。
展开全文
戴维森则在这两场比赛中不断证明自己的价值,虽然本场的命中率略有波动,但他的持球推进、决策和组织能力都令人满意,防守端的专注度也有提高。考虑到火箭在后场一号位人选不足的情况,戴维森的存在无疑缓解了这一隐患,为球队提供更可靠的控场选择和轮换深度,未来他在后场轮换中的作用值得期待。
申京的两场表现同样让人眼前一亮,数据层面也足够吸引人。两场合并的32分、10个篮板、19次助攻、仅有2次失误,显示出他在攻防两端的全方位影响力。罚球和三分线外的手感持续好转,使他在面对强硬防守时也能找到稳定的得分点。防守端的覆盖面积与对抗强度提升,提升了球队在禁区周边的威慑力,使他成为火箭内线的支点。这样的成长让火箭的内线攻击力和防守强度都得到显著增强,双核中的核心地位更加巩固。
杜兰特的稳定火力依然是火箭进攻体系的基石,第三节的爆发直接帮助球队拉开分差,全场10投7中的高效成绩换来20分,展现出他对比赛节奏的掌控以及在关键时刻的得分能力。只要他找到合适的状态,便能以高效的输出压制对手的防守,从而让其他球员获得更多的出手机会。未来的比赛中,杜兰特仍将是火箭最可靠的得分点,球队的进攻体系也将继续围绕他展开,形成更稳固的攻防平衡。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