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虽然经过国际乒联不断改革摧残,但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任何世界一流选手都要至少保证台内球无漏洞,否则根本打不到顶峰水平。
所以身材高大的人虽然在退台拼实力上有一定优势,但确实很难在近台站稳脚,这也是为什么许多欧洲选手力量比中国人大得多、却被我们打得满地找牙的原因:还没开始发力呢,就吃发球、摆短冒高被抢攻打死了,这怎么玩?
所以乒乓球历史上特别高的运动员不多,打到世界巅峰的就更少了。哪怕是欧洲选手,打得很高水准的人,身材也不是很高。90年代至今的几个欧洲世界单打冠军,老瓦、盖亭、普里莫拉茨、波尔都是178公分(好巧的一说),在欧洲人里真不算高。
新科单打冠军奥恰洛夫有183公分,但说实话,这可能跟目前器材改革削弱前三板选手有一定的关系。而在此之前,能超过190公分的世界单打冠军就只有白俄罗斯的萨姆索诺夫,接近190公分的就只有两位,一个是萨姆索诺夫的前辈,一个是他的同辈。
这前辈不是别人,正是当年赫赫有名的瑞典三驾马车之一的佩尔森:身高186公分。
而这个同辈相信大家也猜到了,那就是中国乒乓球队得王励勤:身高也是186公分。
不过尽管身高不一,但佩尔森、萨姆索诺夫、王励勤的打法却完全不同。具体而言,佩尔森属于欧洲传统相持打法的巅峰,正手拉球点低速度很慢,但是力量和旋转很足,这是典型的欧洲传统拉球。不过佩尔森在反手上沿袭了本格森的速度,反手弹击、快拨都能够与中国人进行对抗并且具有极强的压迫性,所以才能在风云变幻的时代成为世界超一流的选手。
但是佩尔森的正手启动速度终究还是太慢了,所以在91年走上人生巅峰后就逐渐落后于时代了。
不过我们必须承认的是,佩尔森的韧性是真足!00年世乒赛能一人击败孔令辉、刘国梁为瑞典队拿两分,接着悉尼奥运会又杀入前四,08年42岁杀入北京奥运会前四,太厉害了!令人肃然起敬!
而萨姆索诺夫的话,在一定程度上抛弃了欧洲的传统风格,而选择了细腻流打法。萨姆索诺夫虽然很高,但打球非常柔和,人送外号“太极大师”,就是因为他打球是绵里藏针、以柔克刚——这竟然是一个一米九零的欧洲人打出来的技术,你说稀奇不稀奇!
但是就是凭着这种打法,萨姆索诺夫硬是拿下了三届世界杯男子单打冠军,而且一次比一次猛:第一次赢施拉格,第二次剃王励勤一个光头,第三次团灭中国队仅有的两位参赛选手马龙、陈玘。而且这第三次发生的时候,老萨已经33岁了!
不过和佩尔森比起来,萨姆索诺夫的成绩还是差一些的。佩尔森虽然只有一个世界杯冠军,却拿到过一次世乒赛单打冠军和一次亚军,打进过两次奥运会前四。而老萨在世界杯以外只有一个世乒赛单打亚军和一个次奥运会前四。
怎么说呢:男子选手还是要侵略性强一点、进攻性强一点才好。像老萨这种打法和性格,就算技术到位,也难冲顶。而刘南奎那种,就算技术有漏洞,但就是能出奇制胜,乃至拿下奥运会单打冠军。
原本佩尔森和萨姆索诺夫已经非常为高个子乒乓球选手长脸了,但随着王励勤的横空出世,乒乓球运动被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而这,也是我们后面篇章要讲的故事。
原标题:《乒坛二十四年(151):乒乓球史上成绩最好的三个高个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