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子拳击:奥运突破背后的“河南力量”

崔新东(右)和张志磊。

张志磊说,伤病是高水平运动员最大的梦魇,队医可以说是运动员的精神支柱,“毫不夸张地说,运动员的运动生涯能有多长,完全取决于队医对运动伤病的诊疗水平,我能从国家队退役后到美国打职业联赛,离不开队医每一次的及时治疗和日常指导”。

崔新东的本职工作是在河南体育学院任教,同时为省体育局训练单位运动员提供医疗保障。而遇到重大赛事,他则作为国家队的队医为运动员提供保障。此次巴黎奥运会,中国拳击队共有2男6女共8名运动员参赛。连续多日的比赛,运动员一刻不能放松,而作为队医的他也丝毫不能停歇。无论是平时训练、赛前热身、赛后拉伸,他都要全程参与,帮助运动员预防伤病和缓解疲劳。

崔新东(左)与出征巴黎的河南拳击手韩雪振。

“拳击运动员在比赛中受到重拳击打,最容易受伤的是颈椎,几乎所有运动员比赛下来都说头疼难受,其实就是颈椎的问题,这个时候我就要迅速进行治疗,帮运动员缓解疼痛。另外,腕、肘、肩、膝、踝、髋等关节,都是拳击运动员容易受损的部位。”崔新东自信地说,拳击运动员的伤病很常见,但只要不是伤筋动骨的大问题,经过及时处理基本不会影响比赛。

北京时间8月11日凌晨,李倩成功拿到女子75公斤级金牌,作为此次拳击队中年龄最大的运动员,34岁的李倩能够保持好的状态非常不易。“其实李倩在前几轮比赛中腰部受伤,髋关节的疼痛感非常强烈,赛前我一直对她受伤的部位进行拉伸激活处理,配合针灸治疗,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症状快速消除,没有影响到决赛。”崔新东说。

中国拳击队共有2男6女共8名运动员出征巴黎奥运会。

跟随国家队保障多年,崔新东对运动损伤的防治,已经有了一套成熟的工作方法和经验。“通过运动康复训练,提前解决赛前的运动损伤;通过对易受伤部位的激活和加固,防止在比赛中受伤;通过拉伸和治疗,及时解决赛后的伤病问题。”崔新东说,2006年,为了备战北京奥运会,他作为国家队队医前往德国进行培训,这也为他打开了“运动医学”的大门,“我们原来传统的治疗方案都是扎针、烤电、贴膏药,但是到德国才发现,欧美的运动员受伤后不是靠养,而是靠运动,通过康复训练把伤病治好,还不易复发。”

2010年,崔新东又被外派到美国南加州大学专攻运动医学,通过两次“留洋”学习国外先进经验以及近20年的研究实践,他已经成为运动医学领域的专家,更是国家拳击队争金夺银背后的重要力量,从起步走向辉煌,崔新东见证了中国拳击的一步步成长。

“能够帮助运动员实现梦想,拿金牌为国争光,这就是我作为队医最大的价值,国歌在罗兰加洛斯的拳击赛场3次奏响,我无比自豪。”崔新东说。(图片由被采访者提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决赛打法国?这离谱的剧本!恩比德迎来最大嘘声,该证明自己了
C/C++ 算法分析与设计:枚举(谁获冠军?)